深圳央企强制跟投致员工血本无归!8万本金仅拿回9000
近日,华侨城集团前员工集体发声,控诉企业推行的“强制跟投制度”导致大量员工资金被套。据离职员工王田(化名)透露,2021年参与公司地产项目跟投时投入8万元,如今仅收回9000元,其余本金因项目停工、销售停滞无法赎回。
▍跟投变“枷锁”:离职员工陷生存危机 多名被裁员工反映,跟投制度名义“自愿”,实则强制——2019年发布的《项目跟投管理办法》规定“原则上所有项目必须跟投”,未足额缴纳者将扣减绩效考核分数。 更令他们绝望的是,离职后仍需遵守苛刻的赎回规则:项目销售面积达90%才可返还剩余本金。当前地产市场低迷,部分项目已停工,去化率不足50%,本金返还遥遥无期。
“被裁后房租都成问题,这笔钱可是借来的!”一名前员工称,部分同事甚至因此背上债务。
▍企业回应被指“冷血”:亏损共担引争议 面对员工诉求,华侨城官方回应强调“跟投属投资行为,需共担风险”,并表示已与员工“友善沟通”。 但离职员工指出,2023年修订的新规明确“允许离职人员退出”,执行中却遭推诿。他们呼吁企业“分级处理”:优先返还被裁员工本金,以缓解民生压力,体现央企担当。
▍深层矛盾:精益管理下的“人心流失” 事件折射出华侨城管理困境。近年来集团推行“精益管理”,3年裁员近5000人,而跟投制度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至基层。 有前员工痛心质问:“当救命钱被套牢,在职员工如何信任公司?”昔日集团庆典上“是否愿选择华侨城”的集体呐喊,如今已成唏嘘回忆。
网友热议焦点
1.制度合理性:央企是否该以“投资风险”为由规避责任?
2.法律盲区:强制跟投未达“解雇威胁”是否算自愿?
3.行业警示:万科、中泰化学等企业接连暴雷,国资改革如何保障员工权益?
互动话题:
您遇到过“变相强制投资”吗?央企该如何平衡经营与员工保障?欢迎评论区分享观点!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猜你喜欢
关注我们
